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聚焦中小学竞赛:课题让博士汗流浃背 获奖项目过于"超纲"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很多迹象表明,中小学生“卷”竞赛势头不减。

从博导下场小学生竞赛,到硕士落败初中生科创赛,还有RFID技术、蒙特卡洛算法、胶质瘤干细胞等,不少中小学生科创竞赛的获奖项目已经过于“超纲”,一度被怀疑是一群成年人在参赛,即“代理人战争”。

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板块获奖名单截图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板块获奖名单截图

有科创竞赛评委指出,近两年参赛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以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例,作为该市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青少年科技类赛事,其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1.5万,比去年增长11.2%。

然而,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明文规定,竞赛及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此后各种措施、文件纷纷出台。

当升学与竞赛“脱钩”,这些参赛中小学生们到底为何而“卷”?

01 娃累家长累

“大家都累得要死”,陪孩子结束了一场“空模”(航空航天模型)的现场赛后,浙江家长西西感叹。

西西家的孩子小野今年五年级,从去年开始参加各级空模竞赛,一年内陆续取得区级、市级奖项,并入围省级赛;同时,小野还要参加“3D建模”相关竞赛,并考虑参加创客大赛。

备赛几乎占据孩子全部的课余时间,家长也得轮流陪赛。有时大清早就送孩子去参加室外集训,一陪就是一天。

时间成本高,金钱投入也不少。

北京家长卡卡介绍,孩子Mike今年高一,从三年级参赛,在小学阶段,竞赛相关费用就有十几万元。比如2017年,为参加“全国RLC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光是比赛、集训就花了1.3万余元,还有平时2万/年的培训费。

对部分执着于拿奖的家长来说,投入更是“上不封顶”。

北京小学生家长肖春今年给孩子报了一境外机构举办的数学竞赛和某“白名单”科创竞赛,线上考试靠作弊,科创制作找“老师”包办,按115-150元/课时收费,堪称“花钱买证”。

西西也吐槽,在某次某乐器类竞赛中,给证书盖章的是个不知名协会,而且在“金奖”之上还生造了个“特金奖”。

教育部早已多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幼升小、小升初)要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但现实中,不同地区在“小升初”中仍有“暗考”“秘考”,让有些家长不得不用各种竞赛奖项“刷简历”。

作为“过来人”,北京的卡卡指出,奥数、信奥、乐器等竞赛奖项,在“小升初”时都“有帮助”,即便是非白名单比赛,哪怕“含金量不会很高”,也会写进升学简历上。

所谓“非白名单”比赛,也就是教育部门“白名单”之外的违规竞赛,即“黑竞赛”,比如“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希望数学”“JEA China”,就是被教育部通报过的违规竞赛。

但为丰富简历,有的家长“黑白通吃”,即“白名单”“黑竞赛”两手抓。有时,明知“黑竞赛”水分大,但因为周围学生“都在考”,也被迫“卷”证书。

02 中高考的新“捷径”?

当然,有些小学生家长讲究“长远规划”,提前为中高考做准备。

比如,教育部明令禁止中高考竞赛加分,但部分重点高中有“科技特长生”名额,部分高校“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中,都有对竞赛的相应政策倾斜。

科创类赛事成为部分高中特殊招生的“入场券”科创类赛事成为部分高中特殊招生的“入场券”

然而,大部分孩子并不适合走竞赛路线。成都教育咨询从业者杨梅介绍,由于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加上培训机构利用升学信息差,会向家长夸大让孩子参与竞赛的“好处”。“经过我们多年观察,真正能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不超过5%。”

即便孩子擅长竞赛,在家长们看来,在升学时也只是“锦上添花”。

西西吐槽,当地中考政策“一年一变”,“都不知道会往哪个方向走”,而且针对一些“小众”竞赛项目,一个学校也就开放一两个名额,“把希望寄托在这么窄的通道上,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不如好好准备中考”。

成都某公立K12学校的校长在此前采访中指出,有些高中有科创特长班,会相应考核学生,“但绝不会以某一科创竞赛的奖项作为必要条件”。在北京某高中的招生简章中,科技特长生的中考成绩占总体的60%。

进入到高中阶段,只有少数顶尖“竞赛生”才能被保送。卡卡表示,孩子Mike高一取得“信奥”省级一等奖后,不敢冒险冲“国一”,决定停赛一年备战高考。“没有相对高的成绩,走‘强基’也不会被录取”。

不过,对真正有特殊天赋的孩子来说,竞赛未尝不是个“好出路”。

广东某市的初三学生家长易米介绍,当地一所重点高中,会提前签约有竞赛天赋的学生,其中有学生总分偏低,在初中学校年级排名200多,但因数学优秀,被该校提前录取,“只能靠竞赛走到底了,否则高中都读不了。”

03 让兴趣回归兴趣

当然,竞赛对升学并非没有好处。

除了奖项“加成”,西西发现,备赛过程中学到的数学、物理知识,会“反哺”课内学习;而且为了兴趣参赛,孩子更有学习动力。

可竞赛的初衷不能只“为了升学”。受访者普遍指出,在竞赛中屡屡获奖的学生,往往是本身就有足够的兴趣和天赋。“单纯将比赛作为升学捷径,是不可取的”,“靠辅导换来的奖,孩子以后走得很难”。

不过,有些家长的苦心也能够理解,害怕“天才”被耽误,担心“普娃”落后,四处参加竞赛,也是为了“多个赛道多条路”。可是,教育不是单纯的“做加法”,更不能拔苗助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往错误的方向瞎“卷”,不仅对孩子成长无益,而且也会让“卷”的边际效益递减,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近年来,教育部斩断“培训-竞赛-升学”利益链的决心越来越强,在均衡各中小学教育资源、打击“掐尖”招生等方面的施策力度越来越大。今年就有不少家长发现,北京多所中学取消开放日。没了简历、面试,各种竞赛证书在升学中也将逐渐失去用武之地。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指出的,要治理竞赛,扭转“功利教育观”,得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兴趣、特长的功利色彩,让兴趣真正回归兴趣。

毕竟,如果把一切评价指标都变成考试,套路化、内卷化,硬生生地把孩子“卷”成“标准配置”,那么,异化的不仅是竞赛,还有孩子本身。

AI时代到来,比起报什么班、参什么赛,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力,这或许才是教育者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西西、小野、卡卡、Mike、易米均为化名)

原标题:聚焦中小学竞赛:课题让博士汗流浃背,获奖项目过于“超纲”

中小学竞赛小学生科创赛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辽宁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很多迹象表明,中小学生“卷”竞赛势头不减。从博导下场小学生竞赛,到硕士落败初中生科创赛,还有RFID技术、蒙特卡洛算法、胶质瘤干细胞等,不少中小学生科创竞赛的获奖项目已经过于“超纲”,一度被怀疑是一群成年人在参赛[全文]
    2024-05-14 02:16
  • 网友:张奶奶,两岁多的男孩,嘴周边的汗毛看起来比其他地方黑一点儿,这是正常发育吗?是胡子吗?这个需要停掉伊可新吗?回答专家张思莱医师(新浪母婴研究院专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2岁孩子嘴周边汗毛略黑一点,这也[全文]
    2024-04-24 02:32
  • 教育历来是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基础教育更甚。尤其是“双减”、义务教育学校“民转公”等政策措施落地后,对整个基础教育行业都极具变革意义。一方面,“双减”让基础教育行业加强了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上的探索和创新,让“减负”不减质;“民转公”扩[全文]
    2023-06-15 02:05
  • 2月以来,青海省中小学校先后迎来“开学季”。与此同时,该省各大医院眼科亦迎来“视力检查潮”“配镜潮”等。日前,中新网记者走进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西宁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等,临近下午上班,偌大的科室走廊内已站满了待诊的患者和家属。[全文]
    2023-02-09 02:04
  •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当前,本市疫情存在多个传播链条,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官微发布健康提示,要求学校、商超、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加强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排查落位。在校园防疫管理方面,提醒师生员工如[全文]
    2022-10-19 18:15
  •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儿童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8.5%。口腔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儿童健康较为突出的负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正常[全文]
    2022-09-23 1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辽宁都市网 liaon.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