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美官员称俄不会收回阿拉斯加,梅德韦杰夫回应:俄一直在等它随时回归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综合俄新社、《报纸报》等多家俄媒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地时间22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对美国国务院官员关于阿拉斯加的言论作出回应。他调侃说,“我们一直在等它随时回归。现在战争不可避免”。


图为梅德韦杰夫,其发文称一直在等阿拉斯加回归

综合《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等多家媒体介绍,阿拉斯加于1867年被卖给美国。据《报纸报》最新报道,梅德韦杰夫本月22日在X上先是提到,“美国国务院代表称,俄罗斯不会收回被卖给美国的阿拉斯加”。

报道说,梅德韦杰夫接着说,“我们一直在等它随时回归。现在战争不可避免”。俄新社称,梅德韦杰夫还在这句话最后发了一个“笑哭”的表情包。俄罗斯《报纸报》说,梅德韦杰夫说“战争不可避免”是在开玩笑。

早前报道:

美前上校:中俄舰队史上首次逼近阿拉斯加 极其"挑衅"

美媒又炒作“中俄威胁”,这次是在北极。

据《华尔街日报》2023年8月5日报道,美国官员称,一支俄中海军联合舰队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巡航,11艘俄中军舰在阿留申群岛附近航行,军舰未进入美国领海,随后离开。作为回应,美军派出4艘驱逐舰和P-8“海神”巡逻机,跟踪俄中舰队动向。

报道称,有美国专家指出,这是目前为止靠近美国海岸的“规模最大”巡航舰队。


图为《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这是史上首次。”美国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退役美军海军上校布伦特·萨德勒(Brent Sadler)还宣称,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局势,“这一举动极具挑衅性。”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这一被视作“极具挑衅性”的行动,其实是中俄第三次海上联合巡航,中俄双方早已发布了相关消息。

2023年7月26日,中国国防部宣布: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将于近日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相关海域举行海上联合巡航。

消息强调,此次行动不针对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俄罗斯国防部则于7月28日宣布,俄罗斯海军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开始在太平洋海域进行第三次海上联合巡航。


中俄海军舰艇编队进行海上联合巡航 视频截图

就连美军北方司令部自己也发表声明承认,这次中俄联合巡航保持在国际水域,“不被视为威胁”。

虽然嘴上说着“不是威胁”,美军却派出了相当规模的海上和空中力量作为回应。

一名五角大楼官员说,美方不仅出动了“约翰·麦凯恩”号、“本福德”号、“钟云”号以及“约翰·芬恩”号4艘导弹驱逐舰,还派出了P-8“海神”巡逻机跟踪中俄军舰的动向。

而与之相比,去年9月,中俄进行第二次海上联合巡航时,中俄海军联合舰队7艘军舰也曾前往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附近,但当时只有一艘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驱逐舰出动。

对比这两次中俄海上巡航期间美方的反应,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认为,美军去年9月的回应“不温不火”,今年则作出了“有力回应”,他鼓励美国今后发出“更强有力”的信息。

事实上,白令海已成为中俄联合巡航的常态化海域,美方为何在此时反应激烈,大肆炒作北极地区的“中俄威胁”?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认为,背后至少有两大原因——

其一,美国加紧布局北极战略,以“中俄威胁”为借口进行军事扩张。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俄海军联合巡航是北极地区“大国竞争”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正日益成为有争议的领土。

而加紧在北极地区进行军事部署、渲染“大国竞争”的正是美国。

2022年9月,美国国防部宣布成立北极战略与全球复原力办公室。同年10月,美国政府发布新版《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报告》,对未来10年美国“进军北极”进行战略规划。

该报告描述了北极地区日益加剧的战略竞争,并宣称这与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加大努力在该地区获得影响力相关,而美国寻求在有效竞争和管理紧张局势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报告提出了美国布局北极战略的“四大支柱”,其中安全被列在首位,其他“支柱”还包括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可持续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与治理。

此后,美军加快了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今年年初,美国空军将4架F-35A隐形战机部署至丹麦属地格陵兰岛的图勒空军基地,这也是美军首次在其最北端的基地部署F-35战机,随后参与了一系列联合军演。

今年6月,“北极挑战-2023”演习在芬兰、瑞典和挪威进行。为参与这次军演,美国“福特”号航母抵达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港口,这也是65年来美国航母首度到访挪威。


5月24日,美国“福特”号航母出现在奥斯陆的港口

除了军事扩张外,美国也频频在外交层面“刷存在感”。

今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任命迈克尔·斯弗拉加(Michael Sfraga)为美国首位北极大使。斯弗拉加被认为是北极地理和政策方面的专家,曾任美国北极研究委员会主席。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在挪威参加北约外长会期间宣布,美国将在挪威的北极城市特罗姆瑟开设外交站点。特罗姆瑟位于北极圈以北350公里,是挪威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该站点将成为美国在全球最北的外交驻扎点。

其二,美国越来越将中俄关系发展视为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想方设法抹黑中俄合作特别是军事合作。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 美国官员认为,中俄海军加强合作是为了“对抗美国与日本、韩国和其他地区伙伴的联盟”。

但频频纠集盟友在亚太地区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的也不是别国,正是美国。

7月5日至21日,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组织了史上最大规模全频谱战备演习——“机动卫士23”,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和法国等国家共同参加,参演人员超过3000人,演习区域从澳大利亚北部延伸至美国夏威夷。

演习期间,有美空军高官公开表示,在广袤的印太区域执行任务,现有的空中运输能力远远不够。“想要与中国作战,美国空军需要的是由多种无人机、隐形机等组成的全新运输机队”。

“机动卫士23”甫一结束,7月22日至8月4日,由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护身军刀-2023”联合军事演习就在澳大利亚北部举行。

对于此次演习,美国表面宣称是与盟友合作,共同捍卫“安全和民主价值观”,但其真实意图是拉拢、胁迫盟伴配合其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对抗。


“护身军刀-2023”联合军事演习在澳大利亚北部举行

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具有独立自主价值。美国“以己度人”,沿用狭隘过时的冷战结盟思维看待中俄军事合作,自然也得不出正确的判断。

7月20日至23日,俄罗斯军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在日本海中部组织的“北部·联合-2023”演习,中俄双方共派出10余艘舰艇和30余架飞机。

此次演习以“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为课题,围绕相关课目进行演练,并接续组织海上联合巡航。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7月27日表示,这充分反映了中俄双方战略互信水平,进一步巩固了中俄两军传统友谊。中方愿与各方不断加强务实交流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安全挑战积极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辽宁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近日,有网友发消息称,重庆三峡学院在进行设备采购时,疑似存在违规行为。该校采购的“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中标价格为75万元一台,而通过电商平台搜索,其同款产品就是一台路由器,价格仅为299元。丰都洪正商贸公司[全文]
    2025-05-13 01:11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蹇悦凌晨5点半,济南的天微微亮,田运良已经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高等数学课本。这样的场景,在他过去三年里重复了1000多个日夜。今年4月8日,46岁的他终于等到了齐鲁工业大学金融专硕的拟录取通知。这条消息迅[全文]
    2025-05-06 00:55
  •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12月22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出于国家安全和全球自由的目的,美国认为,(美国)拥有和控制格陵兰岛是绝对必要的。”早些时候,特朗普还曾打过巴拿马运河以及加拿大的主意。有报道称,特朗普习惯用夸张的措辞引起媒体注[全文]
    2024-12-25 02:13
  •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12月20日发布的本周末和下周交通预报显示,大型商圈、各滑雪场在年底前的工作日晚间及周末,都将迎来较大车流。本周末五棵松、国家体育馆等地区将举办演出、比赛等活动,62所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考试,警方建议,市民出行前避开相关路段[全文]
    2024-12-21 02:08
  • 来源:北京日报街角的口袋花园,园区里的透水路面,建筑物屋顶的集雨槽,走在北京街头,这样的海绵城市设计几乎随处可见。北京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尽管“南水”进京十年有效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但节水、惜水始终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题。海绵城市建设,顾[全文]
    2024-12-15 02:08
  • 来源:潇湘晨报12月4日,林先生(化姓)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记者反映,自己在2020年通过中介我爱我家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花300多万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但在近日,突然得知该房曾在20多年前发生过一起杀人藏尸案。这让他十分气愤,“很恶心,这么恶性的[全文]
    2024-12-06 02:07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辽宁都市网 liaon.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